第一时间

中国共产党山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最美的风景不一定在路上,也有可能在这里……

海拔3400米左右的桑日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段,有着充足的光资源,每天日照时间不少于10小时,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

撤地设市 记者带你去逛新山南,不看后悔

5月18日上午,山南举行撤地设市新闻发布会,新媒体采风团山南行的伙伴们有幸见证了这一时刻,拉萨到山南,一路走来,我们发现路宽了、树绿了,山南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老百姓的日子里,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采风印象

西藏山南市首届党委领导班子亮相:张永泽任书记

5月21日,中国共产党山南市委一届一次全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山南市委常委,张永泽当选市委书记。

惊艳到爆!这是你从未见过的藏族舞蹈丨遇见

堆巴谐钦于2008年被列入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果,西藏基层干部成长记丨遇见

“老百姓的事一点一滴,都是大事……”

百姓生活

西藏这个一穷二白的村竟这样富了起来

走进乃东县结巴乡滴新村,村民一片繁忙,新农村快速发展的气息迎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运输车队穿梭其中,处处能感受到滴新村集体经济的新风貌。

在西藏这个地方,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土豪...

如何摆脱贫困,实现村民致富,贡嘎县吉雄镇红星社区探索已久。社区里缺钱、缺项目的村民有很多,但贫困户是谁,因何贫困,这本账还不清楚。

在这里,我以为晒得是太阳,结果……

不管在哪儿,人们晒的太阳总是免费的……然而,西西这次在山南的桑日行中见识到这里的人将太阳晒出了新花样,晒出了“高大上”——

格桑多吉:牵马牵出的致富路丨遇见

1996年格桑多吉买了一匹马,成为了村上第一位牵马人,第一年就有四千多块钱的收入。目前,门中岗村在雍布拉康脚下有68名牵马人。

今日讲述

援藏干部
驻村人员

他是湖北汉子,却为何说自己是“山南人”?

柯东海 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总领队

雅砻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干部,他幽默风趣、喜欢思考;他来山南的第一天,就说“我是山南人”;他给“干部”重新下了定义;他受百姓的爱戴拥护,但却说百姓给予了他太多太多......

援藏 中山女孩的墨脱情结

黄丽萍 林芝市墨脱县农牧局副局长

中山到墨脱,3138.4公里,她说,既然决定了就不会害怕;进藏至今,993个日夜,在她的努力下,已有3000亩茶叶正待采摘。截至目前,万亩高山有机茶叶种植项目中,由政府主导的5000亩的茶叶基地建设已完成,而招商引资的5000亩茶叶基地建设也将于明年结束,已有3000亩的茶叶正待采摘。

从扶贫村到示范村,看这位藏族帅锅如何“愚公移山”

尼玛江村 雪东村第一支部书记

从当初的“整体搬迁扶贫村”到如今各项工作的“标杆示范村”,在尼玛江村的努力下,雪东村7个经济实体先后成立,累积实现增收9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实现15万元以上。他说:“能让村民致富,付出再多都值得!并且村民对于我的信任和鼓励,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前进的动力!”

些许年后,这个地方可能成为西藏第一个“华西村”

王卫 昌都市左贡县乌雅村党委第一书记

第一眼看到王卫,满身灰土的他就像一名普通工人。而他戏说到:“咱驻村干部要是不身先士卒,怕脏怕苦怕累,村民还不嫌弃咱啊!因为要操作机器,一身尘土也是难免。”去年总共102个工天,这个村子的集体经济总额就变成了180万元。不仅发工资,2015年底40万的分红让村民们切实尝到了甜头,全村现在基本都是万元户!

微视频

采风日记

山南,我们来了

小编第一次来到山南,也是正值山南撤地设市之时,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百姓也生活得舒适自在,我想,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吧。

昌都采风最后一站:佐孜寺

寺里的堪布加永群培今年36岁,戴眼镜的他看起来很斯文。虽然身处深山,加永群培的汉语说得很溜,交流基本没有问题,遇上不会用汉语表达的词语,他便拿出自己的iPhone6查询,然后把查到的汉字给我们看。

采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