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自治区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洛桑江村视察吉热公路塌方路段抢通工作进展情况,走访慰问学校、寺庙、边防派出所,看望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并召开吉隆县“4·25”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对做好吉隆方向抗震救灾工作作进一步安排部署。
西藏军区副政委郭岚、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总队长高万海参加。
吉热公路是西藏与尼泊尔往来的重要陆路通道。受地震影响,吉隆镇至热索桥公路8公里处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致使道路中断。经空中救援,被困群众已经全部转移至吉隆镇安置。现在,有关力量正积极推进道路抢通工作。洛桑江村来到抢通工作现场,实地查看道路受损情况,详细了解塌方路段抢通工作进展。在现场指挥的武警交通部队四支队和自治区交通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受尼泊尔强震和余震波及,200多万方垮塌山体将公路拦腰阻断并淤塞河道。由于塌方量大、作业面狭窄、环境复杂,抢通难度非常大。交通部专家组会同地勘、武警交通部队已经研究制定出方案,预计两周左右抢通。了解到河道淤塞基本缓解,抢通方案已经制定后,洛桑江村对奋战在保通一线的交通官兵、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
希望同志们科学安排、通力合作,不惜一切代价,抢时间、抢进度,保障陆路通道畅通。同时要密切防范次生灾害,确保安全施工。
洛桑江村十分牵挂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吉隆镇完小,洛桑江村进入教学楼查看房屋受损情况,边走边问复课安排。他要求,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进行妥善安置,赶紧复课,确保学生上好学,不挨饿,不受冻。随后,洛桑江村查看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帕巴寺受损情况,看望驻寺干部。强调,要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统筹做好寺庙和僧舍的抢修工作;来到吉隆镇边防派出所,看望安置点受灾群众。
灾情发生后,人民军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冲锋在前,承担大量急难险重任务,是抗震救灾的主力军。洛桑江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代表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陈全国,亲切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洛桑江村说,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同志们牢记宗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哪里受灾最严重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需要就战斗在哪里,为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希望同志们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不辱使命,继续发扬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发挥各自优势,当好抗震救灾生力军、先锋队、排头兵,为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做出更大贡献。
在吉隆县“4·25”抗震救灾指挥部,洛桑江村主持召开会议,对当前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向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官兵干警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洛桑江村说,通过两天半的走访慰问、两个重灾乡镇七个行政村的实地查看,感到吉隆县受灾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大部分道路、房屋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受损,都需要重新规划建设,心情十分沉重。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无比关怀,是打赢抗震救灾硬仗的坚强后盾;深刻地感受到受灾群众情绪稳定,对重建家园、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深刻地感受到党政军警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对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充满坚定决心。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生动场面感人至深。
洛桑江村强调,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与实际救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全力推进。进一步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坚持群众自救互救与政府救助相结合,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进一步加大伤病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力度,逐村逐户开展常见病巡诊和心理辅导,加强饮食卫生检测,全力保障受灾群众身心健康。进一步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决不能掉以轻心,避免次生灾害进一步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教育引导工作,增强信心、凝聚人心。进一步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指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模范带头,形成抗震救灾强大合力。着手谋划重建家园,做好调查统计、资料收集、灾害评估、选址等基础性工作,充分论证、考虑长远,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让群众生活比受灾前过得更好。
4月30日下午,洛桑江村一行赶赴重灾区定日县视察灾情,看望受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