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辅警安装安全警示牌和保护环境宣传标语牌。图由拉萨市公安局提供
近期,拉萨的气温逐渐回升,降雨量也逐渐增多,拉萨河水位上涨,为防止有人私自下河戏水玩耍发生意外事故,也为了方便人民群众通过最直观的角度看到安全提示,最大限度地避免危及生命安全的悲剧发生。同时,将打击破坏河堤处罚、涉水领域自救、安全告知提示等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自救意识、自护意识和宣传引导意识,将保障河道警长制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实施,打造警民合力治水的“警务共同体”。
民辅警安装安全警示牌和保护环境宣传标语牌。图由拉萨市公安局提供
据悉,2021年9月,拉萨市公安局立足工作职能,依托“河湖长制”工作机制,结合河湖汛情工作实际,为了配合“河湖长制”的顺利推行,“河道警长制”应运而生。“河道警长制”包含河道治理、河道巡防、法律宣传、落水救援、违法打击等方面工作,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坚持打防结合,扎实推进“河道警长制”各项工作,全护航拉萨河及主干河流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日常工作中,各级“河道警长”任务责任部门、责任人按照既定部署,经常性开展河道河段巡查,全面掌握负责河段及周边区域的基本情况,定期对负责河段辖区的涉水警情、排摸出的涉水不安定因素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
民辅警安装安全警示牌和保护环境宣传标语牌。图由拉萨市公安局提供
近日,拉萨市曲水县达嘎镇派出所根据前期调研的达嘎镇沿线河道、水库等重点位置,设立了防溺水安全警示牌6面、保护环境宣传标语牌4面。更暖心的细节是,确定了警示标语点位后,民辅警们不但自己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及工具,还亲自动手和水泥、抹平固定,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通过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并支持河道整治工作,还动员周边村委义务监管河道安全,及时劝阻前来嬉水游泳的人员,尤其是看管好未成年人,杜绝私自下水玩耍的行为。
河道警长有话说:
下河游野泳有哪些安全隐患呢?
1.水下杂草会有缠足的危险,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2.水流急的地方容易形成漩涡,有把人拉往水底的风险。
3.河床渠边都会有自然或人工暗流涵洞,存在吸进去的危险。
4.水下环境复杂,具有被绊倒被卡住的风险。
5.河水中很多的微生物,病毒,细菌等。
防止溺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游泳应该在有安全保障的正规游泳馆内。
2.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没有大人的监护,不要独自玩水。
3.游泳前应该做好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等事故。
4.游泳时间不宜过长,20到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每次游泳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5.不宜在温度太凉的水中游泳,如感觉水温与体温相差较大,应慢慢入水,逐渐适应,降低冷水对身体的刺激。
6.患有下列疾病不建议游泳: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肝炎、肾脏、疟疾、严重关节炎等。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如何抢救?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岸上如何对溺水者进行急救?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顺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撑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120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快搜西藏记者 范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