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记者从自治区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加强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品牌支撑体系、培育经济发展质量新优势,助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南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
今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对建设质量强区作出了系统规划和部署,激发各市地各部门和企业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发布实施《西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质量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出台《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立西藏质量奖励制度,2021年组织开展首届西藏质量奖评选,3个组织和2名个人被授予西藏质量奖称号,质量标杆引领带动作用得到发挥。全区逐步构建了顶层设计、过程督导、结果考核、质量激励等质量工作体系。
全区质量强市建设覆盖面达到100%,不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拉萨市大力推进智慧食安和农贸市场智慧监管建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日喀则市不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山南市和那曲市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标准引领农业发展作用凸显。林芝市加快推进旅游智慧化建设,旅游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昌都市着力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阿里地区以标准化支撑“一县一品”质量提升,助力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截至2022年末,全区发明专利有效量106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517件。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件,其中高价值专利每万人拥有量达到1.4件。全区商标有效注册量55810件。截至目前,全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6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146件。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运用项目4个,获批岗巴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示范区。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全区零的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截至今年5月底,我区各类市场主体达到46.24万户。
我区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2万余个,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59件,罚没款564.85万元,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开展校园守护、餐饮提升、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校园食堂“明厨亮灶”率达100%。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实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险除患”攻坚战,立案128起,罚没款27.15万元,有效避免了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开展民生领域案件“铁拳”行动,查办案件922件,罚没款1053.75万元,依法公示三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人身财产安全,持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农业农村、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发展等部门开展了农资打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抽查巡查、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等行动,进一步筑牢质量安全屏障。2021年至今,自治区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59.04万元,有力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