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实时热评
手语传经典为何如此重要
2023-11-29 17:30:08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

中国有2000多万听障群体,其中有20%~30%的听障者使用手语作为主要的沟通方式。听障群体同样具有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审美需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每个普通人一样。近日,一部专门为听障群体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华经典诗词(手语版)》(1~2级)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该读物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版应当能为听障群体阅读经典起到积极作用。

古诗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用艺术的芬芳和灵动的智慧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通过古诗词,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于听障群体,传习诗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特别提出编写中华经典读本盲文版和手语版,帮助残障人士学习中华经典文化。

手语是听障人士之间、聋听之间交流使用的视觉语言,和有声语言一样,可以表达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手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达形式,手语诗歌就是其中之一。手语诗歌同样讲究韵律和谐、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手语的押韵可以用同一种手形、同一个位置或同一种运动来表现,具有对称性和平衡性。与有声语言相比,手语者能够运用手语的手形、节奏、表情、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模拟出生动的诗歌画面,把诗歌中的意境用手势、表情和身体姿态在空间中呈现出来。

诗歌是一种文化建构,通过手语学习经典诗词作品是使用手语的听障群体对诗词的再次解读。在经典诗歌的学习阅读过程中,他们同样可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手语诵读的诗词作品聋听皆宜,能够带领听障群体体会世间的喜怒哀乐,给予为生活劳苦奔波的他们莫大的精神慰藉;也可以调动听障群体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我。由于手语作为视觉语言的特性,诗词中所表达的画面和情感都能获得生动而形象的呈现,经典诗词因而也在手语诵读中获得全新的艺术表达,获得别具异彩的生命之光。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残疾人参加“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等公共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为视障群体、听障群体提供无障碍文化服务。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重点保障残障人群、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在此背景之下,帮助残障人群深入学习中华经典,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特殊人群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将具有更加重要社会意义,可以促进特殊教育的质量提升,加强特殊人群的语言教育、语文教育研究,促进其全面发展,共享无障碍社会建设的成果。

责任编辑:李程辉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