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假日,许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出门游玩逛街。然而,带婴幼儿或低龄儿童出门却面临着很多难题,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上厕所、玩耍……很多情况都需要家长们细心考虑和准备。近日,记者采访拉萨多位家长,听听他们带孩子外出都遇到了哪些难题。不少市民反映,希望公共基础设施能更完善一些,让婴幼儿和低龄儿童的出行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公交座椅缺少安全带
携带婴儿车坐车不方便
“慢点,慢点。这里有个位置可以坐。”“婴儿车放这边,大家帮忙扶一下。”近日,记者在拉萨市工商局站乘坐公交车出行,由于正值工作日,没过一会儿车上就坐满了乘客。在嘎玛贡桑统建小区站,市民曲女士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上了车,在众人的帮助下顺利坐到了座位上,婴儿车就被放置在座位旁,随车辆开动而不停摇晃。“我平时一个人带孩子出门比较多,因为孩子小,所以出门一定会带上婴儿车,但是坐公交车时特别不方便,尤其是车上人多的时候,婴儿车容易‘滑’出去,只能把车子靠在身上,用手抓住才能确保安全。”曲女士说。
随后,记者又换乘另一辆公交车出行,车辆中部的位置上,一名年约三四岁的孩子正跪坐在座位上扒着车窗看风景,看到感兴趣的事情还会手舞足蹈地给父母分享。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家长站在座位旁一手抓住座位把手,一手护住孩子的背部,显得有些吃力。“平时带孩子坐公交车,他都要自己坐在座位上,我就在旁边护着,但是孩子比较好动,总是站起来或者跪在座位上,公交车急刹车或者转弯的时候,我都很担心他会摔倒。”家长洛先生告诉记者,公交车座椅也没有安全带,有时候车上人比较多,他担心孩子从座位上摔落或者磕碰,就不得不将孩子抱在腿上。
记者了解到,2012年7月正式实施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儿童在车内不能使用成人的安全带,要专门为孩子配备安全用具,但对公共交通工具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走访中,不少市民对于婴幼儿和低龄儿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市民陈先生说:“公交车上的普通座椅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过大,也没有安全带或扶手等保护措施,如果家长稍稍不注意,车辆急刹车或者急转弯就有可能发生磕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共厕所缺少“第三卫生间”
带异性儿童如厕成难题
“妈妈,我想上厕所。”近日,家住拉萨市城关区阳光都市小区的赵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在公园玩耍,孩子突然说要上厕所,赵女士便急忙带着他来到公园里的公共厕所,结果发现公园里的厕所只有男厕和女厕,并没有适合家长带孩子使用的“第三卫生间”,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带儿子进了女厕所。“孩子年龄比较小,让他一个人去男厕所我不放心,只能带他进女厕所,但是进去后又感觉特别尴尬,毕竟里面都是女性。”赵女士无奈地说,“有时候我自己带儿子出门逛街,上厕所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如果公园或者商场里有‘第三卫生间’还好,没有的话就真的不太方便。”
“第三卫生间”又被称为家庭卫生间,是指在公厕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记者走访拉萨市多家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发现,虽然部分公共厕所都设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并没有专门的“第三卫生间”,这导致不少家长都遇到过带异性孩子上厕所的难题。家长格先生说:“女儿今年4岁,每次带她出门遇到上厕所的问题都让我特别头疼,让她一个人去女厕所我肯定不放心,但是带她进男厕所又感觉不太合适,希望公共场所能多设立一些‘第三卫生间’,方便家长带孩子上厕所。”
记者了解到,2016年,国家住建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对常见的公共场所提出设置“第三卫生间”的要求,“第三卫生间”应包含成人坐便位、儿童坐便位、儿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以及具备婴儿台功能的多功能台。走访中,记者发现,拉萨部分商场或公园等场所配备了母婴室,但不具备“第三卫生间”的功能。对此,不少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公共场所缺少‘第三卫生间’,对于父亲单独带女儿或者母亲单独带儿子的情况,确实会带来很多不便。这不仅让家长们感到为难,也可能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市民朱女士说。
儿童娱乐设施缺失或老旧
限制儿童活动空间
“爸爸,我要去玩滑梯。”“妈妈,这个跷跷板能玩吗?”进入3月,拉萨的气温逐渐回升,不少家长利用下班或者节假日时间,带孩子前往小区附近的公园玩耍。然而,记者走访拉萨多个公园后发现,部分公园缺少儿童娱乐设施,或者存在娱乐设施老旧损坏的情况。在拉萨市东郊的一个公园内,记者看到园内设置有跷跷板、秋千等儿童娱乐设施,不少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开心玩耍,但由于使用时间长,部分设施的零件出现生锈或者松动的情况,在玩耍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孩子每次来这里玩,我们都要格外小心,生怕他会不小心摔倒或者被损坏的设施划伤。”家长达女士说,“小区周边的公园不多,这个公园算是离家最近的公园了,平时总带孩子过来玩。如果这些娱乐设施能安全一些,孩子可以玩得更尽兴,我们也会放心不少。”
除了儿童娱乐设施外,一些体育健身设施使用不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一公园内设置的健身器材旁,几个孩子在家长的看护下玩耍,其中一个孩子趁家长不注意,站上自行车,用双手拉着健身器材的圆环,险些掉下来,好在家长反应及时接住了孩子,这才没有发生意外。市民洛先生说:“这些健身器材大多是给成人设计的,有的器材太高了,完全不适合孩子玩耍,如果小区周围能有给孩子设计的健身器材就好了,让他们玩耍之余还能锻炼身体。”
此外,记者也发现,拉萨有的小区没有设置儿童娱乐设施,有的小区儿童娱乐设施存在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这不仅限制了孩子们在小区内的活动空间,也让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感到担忧。家住拉萨市城关区东城一号小区的方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小区有的儿童娱乐设施上绳子都断了,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会从上面掉下来,感觉很危险,一般我都不让女儿去那里玩。”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推进拉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拉萨市被列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走访中,记者看到尽管孩子们在出行、娱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拉萨市正在逐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在拉萨市的图书馆、游乐场、公园等地,已经为孩子们提供了专门的阅读区域、游乐设施和儿童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我们家离拉萨市图书馆很近,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里看书学习。这里不仅有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还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域,让孩子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市民胡女士说。
随着拉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儿童成长空间得到拓展,儿童公共服务也在逐步优化,努力为少年儿童打造更加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对于拉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少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市民平先生表示,希望能增加一些适合儿童的公共设施,比如更多的儿童游乐场所、亲子活动中心等,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去处,也让家长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此外,平先生还建议加强对儿童友好理念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为孩子们营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拉萨市将继续围绕“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大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丰富儿童友好社区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快搜西藏记者 娄梦琳 图/快搜西藏记者 余书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