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动物防疫的重要时期,为完成秋季重大动物疫苗注射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9月中旬开启全区牦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0月底,预计为我区570万头牦牛接种疫苗。
曲水县动物防疫员正在为牦牛接种疫苗。图由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兽医局 提供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牦牛疫苗免疫可有效防控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布鲁氏菌病、炭疽、牛巴氏杆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重点人畜共患病和我区常见病,可降低疫病发生概率和牲畜发生传染病导致的死亡或减产,阻断疫病在畜间传播,阻止疫病通过牲畜及其产品传播到人群,从而保障牦牛及人类的健康。
目前,我区牦牛强制免疫主要采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在春、秋两季实施强制免疫。2023年,我区在部分重点区域对牦牛实施了牛结节性皮肤病、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全区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对牦牛实施了炭疽、牛病毒性腹泻、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主动免疫。此外,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市包县、县包乡、乡到村(居)的强制免疫工作开展模式,疫苗接种期间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接种工作,讲解动物防疫知识。今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还组织开展全区市县动物防疫人员重点畜间人兽共患病、牲畜寄生虫病防控政策技术培训,对39个县(区)4000余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轮训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动物防疫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
札达县达巴乡动物防疫员正在为牦牛接种疫苗。图由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兽医局 提供
“目前,我区牦牛疫苗接种主要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统一调拨疫苗到各市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市地再分级发放至县、乡,最后由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发放给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科技特派员完成疫苗接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兽医局二级主任科员卓玛拉姆说,“根据上级要求,强制免疫疫苗要做到应免尽免,确保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我们预计为全区570万头牦牛进行疫苗接种。”
记者采访到了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的驻村工作人员汪凯,他告诉记者,帕里镇四社区防疫员走进农户、深入牧场,对社区养殖牲畜逐一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同时宣传防疫工作的重要性,10月份共接种免疫牦牛2312头、犏牛393头、黑白花奶牛15头、绵羊46只,帕里镇四社区秋季家畜防疫工作已做到全覆盖。
据了解,依托“西藏牧运通系统”和“养殖、保险、防疫三标合一”追溯体系,目前,我区已实现了养殖、防疫、检疫、调运、屠宰、兽医、兽药等重点环节数字防疫和全链条可追溯监管,打通了动物防疫检疫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3月各县(区、市)均已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B证无纸化出具,提前完成了农业农村部试点任务。
帕里镇四社区畜牧技术员为牦牛接种疫苗。图由 汪凯 提供
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进一步统筹实施布鲁氏菌病等畜间重点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开展种畜禽健康管理工作,拟通过连续3年至5年的时间,对全区种畜禽实施20余种传染病监测,采取隔离、淘汰等方式,保障种畜禽安全;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力度,减少常规动物疫病和寄生虫病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实现肉蛋奶增产和农牧民增收。
(快搜西藏记者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