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民生快报
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哲古草原上的新生活
2020-09-03 08:49:20 来源:快搜西藏 阅读量:
分享

走进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道路宽阔整洁,路两旁是新建的藏式房屋,蓝天白云,绿草如茵。

傍晚时分,丈夫次仁多布杰正在为大儿子辅导功课,妻子古桑卓嘎则在厨房里准备着一家人的晚餐,年幼的小儿子围在妈妈身边嬉笑玩闹。

古桑卓嘎一家以前住在扎杂村北边的山顶上。今年5月31日,他们一家从山上搬迁到扎杂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两层楼的新房子。这个安置点建有169套安置房,其中79户是和古桑卓嘎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古桑卓嘎的新房里,刚刚装修好的客厅、厨房干净整洁,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以前的房子住了快20年,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每次买菜、看病、送孩子上学都要来回上下山,很不方便。”坐在明亮的客厅里,古桑卓嘎向记者讲起了现在的生活,“自从搬迁下来,生活方便了很多,小卖部、村委会、学校都在附近,走路过去也花不了几分钟时间。”

据扎杂村党总支部书记扎西平措介绍,曾经的扎杂村,居住地坡陡、路窄、弯多,房屋布局凌乱密集,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2018年,扎杂村搬迁安置项目落地,搬迁对象共计169户78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90人。

“住了那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住在山上,突然要搬迁,让我们觉得很不适应。而且,只需要自筹1万元,就可以得到一栋17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这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搬迁之前,古桑卓嘎有些担心,但如今她却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搬迁决定。

为彻底改善过去的居住环境,规避曾经存在的消防安全、住房安全和自然灾害风险,2018年,措美县设计了扎杂村“一环两轴三节点四组团”式整体村落布局。

目前,扎杂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内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入户道路与主干路互联互通;并修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建文化休闲广场1个,安装195盏路灯,铺设草皮1万余平方米。2020年6月群众全部搬迁入住新房。

“贫困户搬出来后,我们还是以传统牧业发展为主,并带动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据扎西平措介绍,为增加群众收入,扎杂村党总支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并且实施了温室大棚、羊毛加工、工程建设器械租赁等项目,实现村级组织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目前,扎杂村400多人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务工,每人每天创收达300元。

在扎杂村村口的空地上,记者看到正在摆地摊的措姆,她的摊位前聚集着不少前来购物的百姓。

“都是些衣服、食物、日用品之类的,一会儿就能卖出很多。”措姆告诉记者,她是扎杂村本地人,每周她和家人都要去拉萨进货,每进一次货然后卖出就可以赚到六七百元。

为了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扎西平措也是绞尽脑汁。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后,扎西平措在原有的村规民约基础上,针对本村婚姻纠纷、酗酒闹事、陈规陋习等突出的问题制定了新村规民约。现在,扎杂村的婚姻纠纷、治安案件有了明显的减少,逐渐消除了村民晚上酗酒等不良习惯。

如今,扎杂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不再是梦想,脱贫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户”的誓言得到了践行,一幅新的美好生活图景正在哲古草原上徐徐展开。

(西藏日报记者 史金茹 朱楠)

责任编辑:周凯妮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