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民生快报
脱贫奔小康,阿里在行动
2020-08-18 10:40:18 来源:快搜西藏 阅读量:
分享

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的万亩人工草场上,翠绿间有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草,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生长。

2011年,噶尔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依托昆莎农牧科技示范园区,成立了康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219户624名群众参股,主营鲜奶、酥油等奶制品。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合作社又先后发展出短期育肥、牧家乐、装载机租赁、砖厂等多个实体经济和项目。2019年,康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收入达到199万元,向219户628名群众发放分红127万元,人均2000元以上。合作社带动全村35户107名贫困户脱贫,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达次,曾是噶尔新村的贫困户。过去,全家四口人都靠他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如今,达次与妻子都在合作社工作,一年下来有5万多元收入。看着家里崭新的家具家电和孩子脸上的笑容,达次感慨道:“要是没有合作社的帮助,我们一家不可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合作社!”

达次家的变化,是今年以来,阿里地区聚焦全年脱贫攻坚工作目标,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

建立长效机制——

减贫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阿里地区明确93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下发《阿里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分解表》《阿里地区2020年已脱贫群众及边缘户动态跟踪监测预警防返贫防致贫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分析发现和预警易返贫和易致贫人口情况。为扎实推动全年巩固提升工作任务明确了主攻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阿里地区公布《阿里地区贫困县乡扶贫产品目录(第一批)》32种扶贫产品,向自治区申报扶贫产品7种。截至3月底,全地区消费扶贫行动累计实现销售额117.49万元,受益贫困群众4694人。严格执行《阿里地区脱贫攻坚数据不精准倒查追责制度》,压紧压实脱贫攻坚数据精准责任,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扎实开展第5次动态调整第三阶段工作。与全区同步启动普查试点工作,对噶尔、改则2个县4个乡镇8个村(居)3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入户普查。

壮大特色产业——

稳定脱贫持续发力

为巩固脱贫成效,截至目前,阿里地区共实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项目139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02个,产业扶贫类项目19个,农牧民技能培训类项目11个,生态岗位补偿类项目7个,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的项目81个。扎实推进《阿里地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地,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7个,规划总投资36.41亿元,截至3月底,到位资金31.81亿元,拨付资金28.7亿元,完工186个。

制订扶贫项目复产复工方案,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周调度机制,指导扶贫项目有序复工复产。截至3月底,全地区已建成的73个扶贫产业项目已投入运营51个,其余22个项目将于4月底投入运营,14个续建扶贫产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类续建扶贫项目已做好全面复工准备,今年19个新建产业扶贫项目、102个基础设施类新建扶贫项目于5月初开工。

瞄准小康目标——

短板弱项填平补齐

着力强化教育扶贫。坚持“本地集中精力办小学、整合现有资源办中学、异地借助优势办高中”的思路,大力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向2019—2020学年308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拨付兑现200万元补助金,聘用14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各学校工勤人员,完成25447名阿里籍学生、2120名教职员工和38名学生家长人员信息核查、健康动态跟踪、疫情防控教育引导、线上互动教学、师生隔离观察和返校等相关事宜。

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截至3月底,精准识别并按时搬迁入住贫困群众2101户7786人,搬迁入住率达到100%。加快推进3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十项提升工程”,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盯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41个产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34个,41个产业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4794人实现稳定增收,目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就业1246人。

加大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力度。截至今年3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316人次,实现增收318万元。安排553名地级、县级领导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57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职岗位、企业岗位、援藏岗位和自主创业实现充分就业,开展400万元以下、207个项目吸纳当地农牧民转移就业核查摸排工作,可吸纳当地农牧民772人,吸纳当地施工机械83台,确定农牧民“以工代训”转移就业培训基地50家。

做好社会兜底工作。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政策体系,切实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截至3月底,全地区发放农村低保319户、1038人补助金118.08万元,428名特困人员补助资金390.9万元,全地区有意愿集中入住特困对象入住率达100%。发放2973名困难残疾人补贴资金595.3万元,兑现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提标89.19万元,兑现临时救助资金116人44.4万元。

强化健康扶贫工作。全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全部清零,“三个一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整体救治率稳定在100%。巩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7县开展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门随访服务1次。继续深入开展地区人民医院创“三甲”、地区藏医院创“三乙”,完成噶尔、普兰、日土、札达、改则、措勤6县人民医院创“二乙”。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公开招录和农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方式增加医疗技术人员,持续推进“万名医师下基层”项目,解决偏远乡镇卫生院缺少医护人员的问题,充分发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作用,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

严格落实生态补偿。认真核查8大类生态岗位兑现情况,重新认定农村低收入人群标准提标后享受生态补偿脱贫岗位人数为20613人,确保全地区生态岗位人岗相适。今年1月,地区财政下达各县生态补偿脱贫岗位资金7735万元。

积极推进党建促脱贫。坚持精准结对抓帮扶,按照“一次安排、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总体目标,安排33名领导干部包县包乡镇,地(中、区)直82家单位275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05户4968名贫困群众。驻村工作队全员到岗履职,深入一线,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西藏日报记者 温凯 洛桑旦增)

责任编辑:周凯妮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