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焦点图
“描绘”高原新童话:用AI的方式打开光影堆龙
2025-04-17 16:34:3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阅读量:

民族团结公园。

象雄古堡。

雄巴拉曲。

堆龙德庆区图书馆。

巴热村一户农家。

德吉藏家民宿一角。

楚布寺。

堆龙德庆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Shadada CoffeeX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春日的午后,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融媒体中心,旦增拉姆正在凝视着屏幕,按下图片生成键,屏幕上的风景好似突然有了呼吸——楚布寺的经幡、德吉藏家民宿的牦牛毛帘、雄巴拉曲圣泉的泉水等,在数字的世界里“活”了过来。

“我就是想以动画风格给大家展示不一样的堆龙。”旦增拉姆说。只见她又将照片导入AI图片生成软件内,AI自动识别图像元素——经幡的布料特性、水流的物理参数、建筑材质的反光数据。轻点“生成”按钮,1分23秒后,一张动画风格的Shadada CoffeeX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图片便呈现在眼前。重点不是技术,是审美把关,旦增拉姆指着屏幕上的失败案例:“AI把青稞田处理成糖果色卡通,把图书馆渲染成赛博朋克风格。我每天要调整无数次参数,就像教AI理解什么是藏地美学。”她用最现代化的数字工具,“描绘”着堆龙德庆区新的光影诗篇。

序章:高原的童话底色

清晨的堆龙河谷,青稞田泛着翡翠般的光泽,炊烟从农家土屋的烟囱里袅袅升起,与远山的薄雾缠绕成纱。这里没有奇幻的飞行城堡,却有着夯土墙上的斑驳光影;没有会说话的森林精灵,却有着云海翻涌时与风的密语。在堆龙德庆区,人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正以最质朴的方式生长在这片海拔3648米的土地上。

第一幕:堆龙农家的田园叙事

在堆龙德庆区巴热村,拉宗家的院落如同从动画中拓印的定格画面。土黄色夯土墙上,挂着成串的风干奶渣,屋檐下垂坠的牦牛毛帘子被风掀起时,细碎的阳光便在地面上跳起碎步舞。儿媳妇坐在青稞垛旁,将新挤的牦牛奶倒进铜壶,奶滴坠落的弧线被朝阳投射在墙面,仿佛时光在此放慢了帧率。

院角的牛粪饼整齐码放成棕色方阵,几只麻雀在其间跳跃觅食,羽翼掠过时带起的细尘在光束中翩跹。铜质构件与木轴的摩擦声混着牦牛脖颈的铃铛声,交织成一首高原晨曲。这种无需修饰的生活场景,恰似《龙猫》里小月和小梅在乡间奔跑时,扬起的草叶与露珠的协奏。

第二幕:德吉藏家民宿的大地沉淀

德吉藏家民宿坐落在青稞田与溪流的交界处,白玛草编织的檐角如同被风梳理过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金棕色。建筑外墙采用高原红土混合秸秆夯筑,墙面自然开裂的纹路如同大地的掌纹,每一道褶皱里都沉淀着时间的呼吸。

玻璃花房的穹顶由108根柔韧的柳条交织而成,正午阳光穿透时,在藏式羊毛地毯上洒下细密的光斑,宛如《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擦拭的铜壶表面跳跃的金色碎片。客房内的牦牛毛挂毯以传统十字纹编织,月光穿过雕花木窗时,八瓣莲花的投影在墙面缓缓旋转,恍若某个魔法正在悄然释放。

第三幕:楚布寺的信仰图腾

始建于12世纪的楚布寺,主殿鎏金铜瓦在高原强烈的日照下如同流动的熔金。殿堂内保存的明代立体坛城壁画,历经六个世纪依然闪烁着幽微的光芒。当暮色浸染寺庙金顶,归巢的乌鸦群掠过步道,翅膀划出的轨迹与信徒手中转动的经筒弧线,在时空里完成了一场静默的对话。

第四幕:象雄古堡的桥畔时光

横跨堆龙河的象雄古堡桥,是近年以传统工艺复刻的藏式石桥。桥身由当地工匠用片石垒砌,灰白色岩块间嵌入的朱砂色条纹,如同高原岩层天然剥落的脉络。桥栏板上雕刻的八瓣莲花纹样,被经年累月的风沙打磨得温润如玉,偶尔有波玛村的村民牵着牦牛经过,铜铃声在桥洞间荡起回音,恍若宫崎骏动画中连接人间与云端的神秘阶梯。

晨雾弥漫时,青稞田的绿意顺着石板桥面流淌,几位藏族阿佳蹲在河边清洗土豆,水花溅起的瞬间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桥墩处嵌着一块方形浮雕,现代匠人以吐蕃风格雕刻的牦牛图腾,牛角线条遒劲如山脉褶皱,蹄下踏着的云纹与堆龙河谷真实的流云遥相呼应。这座后建的桥没有千年古堡的沧桑,却以谦逊的姿态融入高原的日常叙事——当放学的孩童蹦跳着路过桥面石板,当转山归来的老人倚栏歇脚眺望雪山,它便成了宫崎骏画风中那类“看似平凡却暗藏神性”的存在。

第五幕:民族团结公园的多元拼图

樱花树环绕的团结亭,藏式斗拱与汉式飞檐和谐共生,八根朱红木梁分别雕刻着不同民族的吉祥纹样。春日午后,藏族老人在此小憩,孩童举着气球从回廊跑过,勾勒出一幅恬静温暖的画面。

长达200米的同心回廊,木质栏杆上镶嵌着藏文、汉文书法刻石。某个雨后的黄昏,水珠从廊檐滴落在青石板的凹陷处,叮咚声应和着远处传来的纳西族口弦乐,让这座建筑变成了一具巨大的自然乐器。

第六幕:图书馆的知识原野

堆龙德庆区图书馆坐落在团结公园东侧,赭红色外墙上的藏式梯形黑框窗,将高原的强烈日光筛成温柔的书页照明。这座2022年落成的现代建筑,檐角装饰的“巴苏”(藏式彩绘椽头)以青稞穗与雪莲图案交替排列,如同给知识神殿系上了一条民俗腰带。

三层高的中庭穹顶悬挂着牦牛毛编织的立体坛城装置,4586根染色牦牛毛从中心辐射而下,在穿堂风中轻盈摆动,恍若宫崎骏动画里悬浮的智慧星云。

二楼藏文典籍区的103个柏木格栅书格中,收录着拉萨老城区口述史影音资料、藏族大学生手绘的《高原植物图鉴》,以及农牧民捐赠的1970年的工分票证。每周三下午,78岁的洛桑老人会在此讲述他亲历的川藏公路修建往事,二十张藏式卡垫上坐满了听得入神的少年,窗外的云影掠过他布满皱纹的脸庞,如同为历史记忆自动翻页。

第七幕:雄巴拉曲的森林秘泉

在堆龙德庆区西北部的山坳里,雄巴拉曲冷泉从地底涌出,清冽的水流在花岗岩槽中蜿蜒成银色缎带。被当地人格外珍视的水源地,经年累月的哈达层层覆盖在石缝间,被水汽浸润成半透明的羽翼状。

每日清晨,牧民达瓦会背着柏树枝前来祈福,枝叶轻扫水面时激起的涟漪,惊散了倒映其中的雪山轮廓。泉畔湿地里的芦苇丛随风低伏,露出正在饮水的藏原羚,它们的犄角与远处高压电线塔形成奇妙的对位法——自然与现代文明在此达成微妙平衡。

三个放学归来的孩子蹲在石板边,用泉水冲洗沾满泥土的手,水珠顺着手指滴落时,忽然有斑头雁群掠过泉面上空。他们屏息凝望的瞬间,宫崎骏动画中常见的“万物有”气息,正从湿地里蒸腾的水雾中悄然漫出。

第八幕:新型空间的文化面包房

在上谷新城体育公园的格桑花海中,堆龙德庆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Shadada CoffeeX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同宫崎骏画笔下的魔法驿站。这座500㎡的玻璃盒子披着藏式檐廊外衣,檐角悬挂的铜质风铃叮当作响,将200万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共织的“文化哈达”化作市民触手可及的诗意。这座“15分钟文化圈”的时空枢纽,未来将用拿铁杯里的奶泡星空与藏文书脊的金色光芒,重写高原城市的呼吸节奏。

尾声:现实土壤里的童话根系

当夕阳将德吉藏家民宿的白玛草檐角染成蜜色,当农家灶膛里牛粪饼燃起的炊烟升入星空——最动人的童话不需要魔法飞行器或会说话的动物。那些夯土墙的温度、青稞穗的弧度、经筒转动的匀速,以及不同民族交流时的笑声,才是真正永不落幕的人间童话。(拉巴桑姆)

责任编辑:索南措姆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