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新闻频道
藏源古村颜——山南古村落
2017年02月27日 18:04:24 来源:
0

西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海化石”凝结了人民智慧的光芒。自治区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围绕着保护、传承与发展各种宝贵文化遗产采取了许多措施,申报传统文化村落,正是其中之一。而这其中也因各地区的地理文化而延伸出多种模式。

山南与日喀则同为藏文化发源地,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之路上,却走着截然不同的道路。作为藏文化发源地的山南地区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立项,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让这些以村为单位,独具特色的艺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以卓舞为例,卓舞是藏族古老民间歌舞艺术品种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在民间广泛流传。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舞蹈队,他们热爱并有机会专心致志于此,所以涌现出各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而如今,歌与舞尽管已经深深地溶进了藏族同胞们的血液,他们仍然热爱歌舞,但是更多的人需要把精力花在改善生活上面,艺术只能退而求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诞生并存活于普通群众之间的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山南地区拥有多种卓舞形式,在相关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大多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传承模式较为固定——大力支持传承人,拨款收徒,考虑到良性发展,进行商业演出等方式为舞蹈艺术的传承者们创造收益。这其中,琼结县久河卓舞借助在2011年央视元宵晚会的登台表演,获得顺利推广,剩下的其他几种卓舞,有的在区内获得了成功,有的仍然还没有走出来。若说以上是山南地区的特色模式,日喀则地区则有所不同。这里属于传统的后藏农区,种植业发达,也因此积淀下来深厚的文化传统。再加上日喀则地区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所以在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上,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风景优美、文化深厚的各个村落具有先天的旅游产业优势。在吉隆县,被誉为“珠峰后花园”的吉隆镇拥有诸多稀有植物如红豆杉、喜马拉雅长叶松等,堪称世界植物博物馆。而距离吉隆镇仅5公里的帮兴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没能进入外界的视线。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与帮兴村天然苗圃的优势,再加上1000多年的古建筑与当地独特的藏式林区建筑,稍加建设,便是一座具有瑞士风格的天然度假村。若是计划成功,村民们不必出门务工,只要坚持好自己原生态的生活,便拥有了一切。(山南网)

责任编辑:殷琴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