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图说西藏
截至去年 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共3195所
2021-06-09 10:17:49 来源:快搜西藏 阅读量:
分享

1.jpg

记者阿旺尼玛摄

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西藏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区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正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为雪域高原的美好未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建立完整现代教育体系

在旧西藏,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以上。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让西藏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中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现代学校,实行现代教育制度,赋予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民主改革后,昌都小学、拉萨小学、拉萨中学、西藏公学(现西藏民族大学)等规模迅速扩大,各个地区、县陆续建起中学、小学,大部分乡、部分村建起了小学。

1961年,西藏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拉萨师范学校正式开学,此后,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建立。目前,西藏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教育发展路子,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极大地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截至2020年底,西藏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95所,其中幼儿园2199所,小学827所,中学155所,普通高校7所,特殊学校7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近89万,在职教职工61239名。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1年,“十三五”教育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加快发展。

教育支撑保障体系健全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给予特殊关怀,全国人民给予无私援助,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优惠政策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三包”政策是在西藏实施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教育的特殊关怀,是促进西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自1985年实施以来,政策得到不断完善,经费标准不断提高。目前,该政策已覆盖全区学前至高中(含中职)阶段所有学校的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生均标准已达到4200元。据统计,自1985年该政策实施以来,教育“三包”资金累计投入229.81亿元、受益学生892.95万人次。

近年来,西藏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增长,目前全区已全面建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范围实现了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政策的实施,把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送到了千家万户,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西藏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人口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教育援藏机制不断深化

教育援藏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至今已有70年时间。上个世纪以来,中央十分关心西藏教育事业,先后召开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五次全国援藏工作会议,确立了“长期坚持、努力搞好、不断完善”和“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针政策,对口支援西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力度逐年加大,有力地推动了西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仅17个对口支援省市教育援藏累计投入达35亿元,重点支持西藏实施项目461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78所,帮助新建西藏大学口腔医学院,极大改善了西藏的办学条件。

2016年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十三五”期间,17省市和部属高校附属中小学先后选派1676名教师进藏支教,其中援藏期满后延期177人,调藏13人。

内地办学不断深化,1985年,全国16个省市开办西藏初中班(校),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西藏教育新模式。1992年,首批西藏班高中学生考入普通高校学习。2002年,开办了重点高中西藏散插班。2010年在48所中职学校开办西藏中职班。目前,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77所中学开办西藏班(校)或招收西藏散插班, 13个省市的34所学校开办西藏中职班,20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学生。根据统计,36年来,内地西藏班(含中职班)累计招生14.3万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了5.6万余名中专以上各行各业建设人才,内地办学已成为西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区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快搜西藏记者 娄梦琳)

责任编辑:周凯妮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