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旅游攻略
文成公主:点燃古城夜经济 文旅融合促发展
2023-10-24 16:34:54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111.jpg

图为剧中还原修建布达拉宫场景。

星空为幕,山川为景,气势恢宏,震撼心灵。直抵人心的音乐声响起,欢快的果卓鼓声震天,热情的篝火升腾;打阿嘎的捣地之声,古老藏戏的婉转传唱,甲谐的豪情奔放……恢弘的布达拉宫布景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穿越千年而来,再现汉藏和美的动人传奇。

222.jpg

图为《文成公主》剧照。

333.jpg

图为准备进场观看演出的观众。

《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由域上和美集团与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共同出品。作为西藏“十二五”时期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该剧是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历史为主题、以他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旨打造的传统文化精品剧目,融戏剧、音乐、舞蹈和现代舞美元素为一体,深入展现了西藏多民族文化、民族风俗、自然景观,包括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匠心成就雪域经典。2023年,《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已走到了第十一个演出季,累计演出场次超1800场,演出及旅游配套累计接待观众超400万人次。游布达拉宫、逛八廓街、观《文成公主》,已成为拉萨游的标配。

点亮古城多元夜间经济

十多年来,《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一如既往地通过高水平的文化演艺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经过多年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和完善的产业化布局,已逐渐形成以“文化旅游演艺”为核心、以创新、创意为驱动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在《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慈觉林藏院风情街、文成公主文化旅游主题园三者共同驱动下,创新构建了“一剧、一街、一园”三维一体的文旅产业聚集共融发展模式,项目综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超100亿元的产业规模。如今,观看《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已成为游客进藏旅游的必游项目。

结合拉萨的地域特色,《文成公主》项目以演艺夜游为驱动,在各个点位上通过深入策划一系列的夜间经济活动,使更多有品质、有内涵的夜间体验业态进入拉萨,结合西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独具风格的酒吧文化、彩灯文化、歌舞文化、休闲文化等,打出夜间经济发展“组合拳”,真正让拉萨的夜晚“亮”起来,让商圈人气“聚”起来,让夜间消费“火”起来,切实提升拉萨文旅深度体验和夜间经济活力,助力拉萨乃至全区夜间经济蓬勃发展。

在游客聚集效应、产业集聚优势的作用下,大量知名企业和品牌入驻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并向多个维度延伸发展,《文成公主》项目片区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断提升。十多年来,多门类、多业态的文商旅项目在这里汇聚形成了完整丰富的产业生态,成为拉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示范,有力促进了拉萨创意经济的跨越式提升。

文旅融合促进群众增收

在《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中一人分饰多角的桑培,原本是墨竹工卡县的一名放牛娃,来拉萨打工时听说《文成公主》在招募群演,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应聘。

经过培训后,桑培学会了金东乡歌舞、打阿嘎、锅庄、卓舞四种舞蹈,演出薪资也越来越高。

“我白天在附近的店里做兼职,晚上过来做群演,收入比在老家高多了。”桑培笑着说。2020年,桑培把妈妈从山里接到了拉萨,让老人家第一次住上了楼房。桑培只是《文成公主》项目以产业促就业,让当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一个缩影。

《文成公主》项目自落地以来,始终以“优先解决慈觉林村村民就业,兼顾周边村民参与演出运营”为出发点,在项目建设期间通过招募建筑工人、后勤服务人员、雇佣村民运输车辆、租用村民住宅等渠道,帮助全村创收5000万元。自正式首演以来,剧目90%以上的演员皆为当地藏族农牧民群众,仅演员部分就解决了当地群众兼职就业近800人,每月平均为其增加3000至4000元收入。此外,当地村民养殖的牛羊等也成为该剧的“群众演员”,有部分村民每年仅出租“动物群演”就获得30万元的租金收入。当地村民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角”,吃上了乡村振兴的“红利”。

不止如此,《文成公主》项目还通过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体系,在区域周边形成了要素齐备的旅游配套,促使周边村民自发地从事旅游服务经营活动。村民除参与演出外,还可以通过服务接待、保安保洁、行政后勤、客栈餐厅、交通接驳、票务销售、军大衣租赁、旅游纪念品和农副产品销售等多渠道创业与就业,完成了从单一务农收入向服务业多元收入结构的转型蜕变。

同时,《文成公主》项目还在配套产业设计中融入“双创”理念,搭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创业培训、创业项目辅导、创业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和帮助易地搬迁群众进行文旅创业项目实践,实现村民从“自主就业”到“自主创业”脱贫观念的转变。《文成公主》项目在开拓创新中探索打造了易地搬迁文旅扶持的“文成模式”,开拓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拉萨河南岸的慈觉林村,水泥硬化路面宽阔通畅,太阳能路灯沿线挺立,道路两旁,一座座多层的白墙红顶藏式小楼有序分布,房屋配置的落地窗、门前屋后的小汽车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而在十多年前,慈觉林村还是一个贫困村落,主要以传统的种植、放牧为生,经济发展水平薄弱。

2012年《文成公主》项目的启动,推动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相继落地,通过搭建共生、共享、共创的乡村振兴生态系统,带动慈觉林及其周边村民、部分市民从事交通接驳、旅游商品、民宿客栈等经营活动,走出了一条“全业、全民”的特色旅游发展道路。慈觉林村的发展进一步提速,从传统农村加快转型为依靠文旅产业多种经营的新型村庄。

通过“产业带村”“智志双扶”等创新探索与实践,慈觉林村及其周边区域实现了从“村庄”到“景区”的转变,第三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拓荒式发展,重塑了产业结构,带动了经济活力,为乡村旅游和村民就业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彻底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以内容IP为核心,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如今的慈觉林村,生机勃勃、美丽富饶、产业兴旺,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从十多年前的5000元增长到如今的2万多元。慈觉林村也从典型贫困村变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8年还成功接收了213户828名墨竹工卡易地搬迁困难群众,并帮助这批生活困难的群众在村内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启安居乐业新生活。

(卢文静)

责任编辑:李小芳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