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旅游攻略
南迦巴瓦论坛:西藏积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
2023-09-18 15:21:52 来源:中国西藏网 阅读量:

中国西藏网讯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之大者”,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在刚刚闭幕的首届“南迦巴瓦—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西藏样板,打造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的主旨报告,对建设美丽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

12.jpg

 图为王金南院士作主旨报告 摄影:赵振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强调,“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要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2021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正式实施。2021年11月27日,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决定: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西藏正式开启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王金南院士在介绍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定位时说:“西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最大价值在生态、最大责任在生态、最大潜力在生态、最大贡献在生态。西藏作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西藏作为‘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对我国与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产生深刻影响;西藏作为‘亚洲水塔’,催生了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西藏作为现存的三大洁净区之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先天优势;西藏是生态文化的实践典范,具有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全球示范意义。正因如此,我们要把西藏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定位为贯彻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标杆、坚持绿色低碳引领发展的样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范。”

13.jpg

 图为216国道先遣乡至改则县沿途美景 摄影:王佳豪

西藏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更足。截至2023年6月底,西藏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6%,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以上。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更严。有序推进督察整改,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实施珠峰、纳木错、羊湖、格拉丹东、雅江源、怒江源生态、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川藏铁路、雅江下游水电开发等典型区域和重大工程环境质量监测。

14.jpg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东北部的扎日南木错 摄影:王佳豪

生态文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拉萨等5个地(市)、林芝市巴宜区等9个县(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山南市隆子县、柳梧达东村、林芝市巴宜区3个县(区)成功创建国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命名自治区级生态县(区)22个、生态乡镇269个、生态村3087个;开展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遴选工作,2个市、4个县纳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荐名单,3个县 1个镇纳入第七批“两山”基地推荐名单。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大力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开展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7%;66%的天然温地得到有效保护。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西藏沙化土地面积较前期减少62.25万公顷;全区50%以上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15.jpg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的古格王朝遗址 摄影:次旦拉姆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完备。构建了“条例为保障、规划为蓝本、意见为指导、方案为路径”的高地创建“四梁八柱”;印发实施 《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制定出台5年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深入实施 《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颁布《拉萨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等10个专项规划,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等24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高地创建政策支撑体系。

16.jpg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达雄乡境内的达瓦错 摄影:王佳豪

王金南院士表示,围绕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战略定位,西藏自治区正在推进改革创新、落实重大项目、强化政策保障,把西藏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生态富民先行地,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025年,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2035年,生态文明高地将基本建成。

(中国西藏网 记者 赵振宇)

责任编辑:于欢欢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