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特产市场
缠丝玛瑙 璎珞之美
2017年01月10日 11:04:16 来源:西藏商报
0

W020130726365483995169.jpg

唐代缠丝玛瑙,这种以玛瑙自然纹理为装饰的制珠工艺,历史久远。图片:吉如朵 提供

古籍所载玉膏,道家谓服之可成仙,这种玉膏今天还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玉髓。玉髓有许多品种,其中闻名的,莫过于玛瑙,本篇所述的缠丝玛瑙,正是玛瑙之中的珍品,也是西藏古往今来最为推崇的宝石之一。

W020130726365483993012.jpg

汉朝时期佛眼缠丝玛瑙。有美丽蓝沁的黑赞巴拉财神缠丝,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喜庆宝珠,在藏地极其稀少的一种缠丝。图片:吉如朵 提供

用来克制“邪眼”的神之眼

在西藏的寺庙里,菩萨身上的珠宝璎珞明显要多于内地的菩萨,据说,最初的时候,菩萨身上并没有这些华丽璀璨的珠宝,而是一身布衣,这时候的菩萨心里都是愁苦,随着不停地修行参悟,每当菩萨解开一个内心的苦闷,身上就会出现一种宝珠,修至大成,愁苦尽去,珠宝满身,此谓璎珞之美。缠丝玛瑙,正是璎珞之美中最为璀璨的一颗。

古时的藏族同胞认为人要是被邪灵看了一眼就会遭遇不测,运气从此也会变坏,因此邪灵的眼是人们最为避讳的东西,而只要身上佩戴有神眼一样的珠子护身,则不用惧怕,用有眼睛图案的珠子来抵御邪灵的眼睛带来的侵害,这就是以眼还眼的由来。也正是如此,藏地的天珠才如此出名。而作为天然形成的缠丝玛瑙就更受人欢迎,被誉为天神降下的宝物,再加上藏族同胞视自己为天神后裔,缠丝玛瑙在西藏备受推崇也就不足为怪了。

吐蕃王朝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征伐不断,大量的珠宝也被搜罗至藏地,尤其是在吐蕃与大食的战争期间,古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的许多珠宝都在此时流入西藏。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伊朗的鲁尔人、库尔德人地区见到当地工匠所制的与古代西藏缠丝玛瑙近似的珠子。

再加上吐蕃王朝时期,因文成公主进藏,让整个西藏的手工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制作珠宝饰品的工匠也为数众多,因此从吐蕃王朝开始,藏族同胞便普遍佩戴珠宝装饰。所以在今天的老缠丝玛瑙中,唐代的缠丝玛瑙占据了其中较大一部分。

W020130726365483990003 (1).jpg

这是一颗级别很高的古代缠丝玛瑙,符合古人最高的审美标准,工整对称,中有眼睛,纹路细腻图案黑白分明,有自然的蓝沁色,尺寸在五厘米左右。 图片:吉如朵 提供

不同的玛瑙不同的用途

在西藏,根据缠丝玛瑙不同的纹理与颜色,在佩戴上也非常讲究。黑色的眼睛是赞巴拉之眼,传说赞巴拉和菩萨斗法,被菩萨用金刚杵敲伤了头,所以要用凉水每天浇珠子,来缓解赞巴拉的头痛,这样他才可以给予我们财源。西藏的神灵故事生动有趣,神灵如凡人般有性格的缺陷,感性的情绪。还有乳白的中间是水晶眼睛的缠丝玛瑙,被称为男女爱情的神眼,佩戴它可以让人得到美妙的爱情!

品玩老缠丝玛瑙,除了人们血脉之中对于宝石的热爱以及缠丝玛瑙种种美好寓意之外,其制作加工过程中,先人的智慧也是赏玩的重要因素。玛瑙的硬度近似钢铁,古代的加工工具又较为落后,因此若只是单纯地将玛瑙穿孔,就需要耗时三个多月。一根铁钻,百日研磨,再穿孔抛光,耗费的心血不言而喻。

W020130726365484155845.jpg

现在看来简单的钻孔与抛光在数千年前是真正的高科技,在用铁钻钻攥孔时操作稍有失误,会导致珠子高温断裂而如何将坚硬的玛瑙珠子抛光,至今都是个谜。 图片:吉如朵 提供


在唐代以前,玛瑙的制作工艺,多采用两边同时打孔,但手工很难保证精确,而且这种打孔方法,两边的孔洞会被磨得非常大,再加上系绳几百年的磨蹭,洞口的光感变得非常圆润,这也是如今辨别真假玛瑙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西藏,缠丝玛瑙除了佩戴装饰,还有许多其它的用途。比如其是制作神通药丸的必备药材之一,神通药丸也即道家仙丹。

不仅如此,在西藏与尼泊尔,高级别佛像法器铸造也会加入缠丝玛瑙的粉末,这就是藏地尼玛铜佛像的神秘配方之一。

缠丝玛瑙在藏密仪轨中也被用于对唐卡的开光,因此一些有明显磨痕切面的缠丝玛瑙,被认为是寺庙千百年来用来给唐卡开光的珠子,这类珠子多由藏密高僧传承,市不多见。

W020130726365484151594.jpg

丝丝缠绕的缠丝玛瑙,是人类在自然里寻找到的神之眼,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开始制作人工蚀刻的有眼睛图案的玛瑙珠子。 图片:吉如朵 提供

TIPS:

对缠丝玛瑙的来源,我们还能寻找到另外一个说法,即缠丝玛瑙是文成公主带来的。这个说法则是跟一个著名的故事有关。传说禄东赞东赴大唐和亲经过了许多考验,其中一个考验就是一颗奇怪的珠子,中间的孔道蜿蜒曲折,唐朝皇帝让禄东赞将棉线从中穿过。当时,禄东赞捉来一只蚂蚁,将棉线系在蚂蚁的腰上,放在珠子的一边,然后在珠子的另一边抹上蜜糖,蚂蚁受蜜糖吸引,带着棉线顺利地穿过了珠子。


责任编辑:平措卓嘎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