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依靠党的好政策,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今生幸福生活。”听了“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宣讲后,拉珍的思想触动很大。
拉珍所在的贡嘎县江塘镇江塘村,是深度贫困村。受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等条件影响,全村贫困人口多,且“等、靠、要”落后思想严重。
拉珍一家6口人,只有2个劳动力,拉珍务农,丈夫索朗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原本还可以。但是2009年索朗瘫痪在床后,一家人陷入了贫困。
家中“顶梁柱”塌了,缺乏主见的拉珍一下子六神无主了。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瘫痪在床的丈夫和年迈的父母,拉珍感到了绝望。
正当拉珍绝望之时,当地党委和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并把她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了索朗的医疗费。虽然家庭生活有了一定好转,但对拉珍触动不大,她想:日子还能怎样,就这样一天一天熬呗。
“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拉珍变了,特别是听了和她一样的贫困家庭的脱贫故事后,拉珍暗下决心:“不能再等了,与其靠国家帮助一辈子,不如自己奋斗改变生活。”
得知县里要开办厨师培训班,拉珍主动到村委会报了名。经过30天的培训,她学会了谋生的手艺。并通过小额信贷贷到了5万元,开起了茶馆。
茶馆开业后,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拉珍发现,原本愁眉不展的丈夫逐渐有了笑容,原本不知所措的父母渐渐恢复了昔日的神态,原本抬不起头的孩子变得活泼起来,爱笑了也喜欢和同学出去玩了。
新旧一对比,坚定了拉珍发展的信心。精准扶贫前,拉珍一家人均收入是1885.2元;开了茶馆后,2017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5404.77元。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渐渐有了积蓄。
今年,拉珍一家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提出了脱贫申请。
摘掉“贫困帽”后,拉珍轻松了不少,但也感觉责任重大。她认为,自己是听了别人的脱贫故事,思想才发生转变的,她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同她过去有类似想法的人走出贫困。
现在,拉珍一遇到贫困群众就给他们讲自己的脱贫故事,向他们灌输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希望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记者 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