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新闻
幸福指数节节高
2016年06月28日 23:00:3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0

从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到98.7%的农牧民拥有自己的住宅;从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根本不能上学,到享受15年(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含中职)免费教育政策;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增加到68岁……

自治区成立5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大批凝聚党和政府关怀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得以实施,让高原各族儿女倍感温暖和鼓舞。

教育事业大发展

1965年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的教育从小到大、由少到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和结构逐渐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

全区普遍建立了小学教育,创办和发展了中等和高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基本具备,教育网遍及地、县、乡、村,已形成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

从1985年开始,我区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至今,“三包”经费标准经历了数次提高。

在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小学,六年级的巴桑次仁每天餐后都会领到苹果、牛奶或是一些小点心,享受着“三包”免费教育。该校副校长桑珠说:“现在家长都愿意把 学生送到学校,失学辍学现象极少发生。”在学校,每个学生每年的“三包”经费“一分一厘都有明确公开的去向”。伙食上,学生早餐有牛奶、酥油茶、鸡蛋和馒 头等,午餐是两个荤菜一个素菜,晚餐则有面条、米饭、糕点、水果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发展西藏教育给予高度重视,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0年至2014年,西藏年教育投入从7.23亿元增加到135亿 元,增长超17.6倍,累计投入逾753亿元。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等得到大力扶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截至2014年,全区落实15年义务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免费“三包”政策,年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900元。“两基”目标全面实现,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初中毛入学率、高中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1.98%、98.75%、72.23%、27.71%,扫盲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

医疗惠民多 百姓都说好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医疗卫生机构,自治区成立后,西藏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疾病,使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很快得到控制,各类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大幅下降。

现在,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并逐步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仁青村村民次旦罗布说,农牧区医 疗统筹过去是一年一人缴纳10元,现在提高到20元,报销额度也从过去的最高6000元提高到8000元,“小孙女2009年去县医院看病,花了500 元,回来后报销了400多元。”

现在,西藏各级各类卫生机构达1300多个,卫生技术人员约1000名。到2014年,建立了以拉萨市为中心,遍布全区城乡的藏医、西医、中医相结合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一村一卫生室”目标。近50年是几个世纪以来西藏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总人口由和平解放时的114万增加到300多万,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治区成立以来,持续加大公共投入,加强就业援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有效保障了各族劳动者公平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以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的次央,无法照看患病在床的母亲。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将罗布林卡园林保洁的岗位给了她,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多年来,我区把稳定和扩大就业再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一个惠及各族群众的就业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

自2006年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我区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多渠道宽领域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11年以 来,我区实施更加积极特殊的就业政策,采取公开考录、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和“西部计划志愿者”、组织专场招聘会、就业援藏等多种途径,使西藏籍应届高校 毕业生实现全就业、往届高校毕业生基本就业。

为实现西藏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我区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到区外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的毕业生,将给予 1000元的一次性路费补贴;到区外就业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的毕业生,除给予1000元的路费补贴外,还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给予1年的 生活补贴。

同时,我区每年定期开展“春风行动”、“农牧民就业服务月”、“农牧民工现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引导农牧区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牧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

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

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短短50 年,已初步建立了具有西藏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期盼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困有所助”的美好愿景已经变为现实。

目前,我区已基本建立起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以来,我区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相继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不断 增强,工伤、生育保险稳步推进,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如今,这一理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民政项目建设,提高民政公共服务能力,2013年,区党委、政府把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工作提上了重要议 事日程,明确提出“农村五保老人三年内全部在县以上集中供养”和“到2015年,实现孤儿在地(市)以上儿童福利院集中收养率达到100%的目标。”

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工作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五保老人和孤儿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了党的阳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一老一小”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爱心工程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赞誉。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使老百姓的日子从活得有保障向活得更滋润跨越。

责任编辑:岑秋梅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