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8年11月06日 08:16:19 来源:新华网


20181105_175222_008.jpg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这是开幕式前,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强调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举措

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姜微、白洁、刘红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强调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各国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11月初的上海,风清气爽,秋意渐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式主会场内,各国嘉宾齐聚一堂。上午9时45分许,习近平同捷克总统泽曼、多米尼加总统梅迪纳、萨尔瓦多总统桑切斯、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埃及总理马德布利、格鲁吉亚总理巴赫塔泽、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老挝总理通伦、马耳他总理穆斯卡特、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越南总理阮春福、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等外方领导人一同步入会场。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了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20181105_175222_009.jpg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各国应该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各国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应该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

  ——各国应该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各国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共享创新成果;应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共同发展。各国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20181105_175222_010.jpg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砥砺前行,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第一,激发进口潜力。中国将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国真诚向各国开放市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第二,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中国已经进一步精简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投资限制,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正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

  第三,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国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第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