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自治区重要新闻
我区多措并举为野生动植物织牢保护网
2025-04-24 09:33:41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wechat_2025-04-24_093322_773.png

▲黑颈鹤群在林周县虎头山水库休憩。

wechat_2025-04-24_093328_029.png

▲黑颈鹤在林周县卡孜水库嬉戏。

wechat_2025-04-24_093333_321.png

▲野鸭栖息在林周县卡孜水库。

西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

近年来,我区通过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管理、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多措并举加大保护力度,为野生动植物撑起强有力的保护伞,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然的野生动植物乐园

我区是全国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可谓天然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居全国前列。据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显示,西藏自治区有陆生脊椎动物1072种,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8种。

目前,我区共记录7504种维管束植物,其中,中国特有植物2760种,西藏特有植物1075种,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383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69种,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40种。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我区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藏羚种群数量由上世纪最低谷时的7万余只增长到30万余只,野牦牛种群数量从上世纪几千头增长到2万余头,黑颈鹤数量从上世纪不足2000只增长到1万余只,滇金丝猴由上世纪末不足600只增长到800只,曾被国际社会认为已绝种的锡金红鹿失而复得,发现时仅200余头,至今已超过800头。

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

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家园。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大各类保护区建设,为野生动植物打造了一片片安全栖息之地,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充满生机。

通过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我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区、栖息地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目前,我区共建立47处自然保护区、4处国际重要湿地、2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9处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了孟加拉虎在我国唯一的栖息地,保护了藏羚、野牦牛、黑颈鹤在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栖息、繁殖和越冬地。

与此同时,开展重要物种和重点区域资源调查工作。开展虎、云豹、雪豹、西藏野驴、藏羚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调查,实施高黎贡山(西藏段)动植物监测、雅鲁藏布江流域大中型哺乳动物动态监测,加强重点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实施边境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项目。开展七地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野生动物肇事防护试点等工作。积极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

通过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试验示范保护小区建设、人工繁殖试验示范基地及配套工程建设与运营,使林芝市境内的巨柏、红豆杉、兰科植物三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我区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切实加强非法经营市场、商户和网上违法违规行为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出售、购买、利用、食用、运输、携带、寄递、进出口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以及使用禁用猎捕工具等违法犯罪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西藏野生动物频频现身城镇乡道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西藏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的局面。

为妥善解决野生动物保护、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健全与市场价值同步的野生动物致害动态补偿机制,今年1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补偿标准》正式实施。该文第十七条:“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具体补偿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制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区共建设22个疫源疫病监测站,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工作;建设外来入侵物种国家级监测站2个,监测区域分别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拉萨市,国家级监测对象种类为小蓬草和印加孔雀草。

多年来,我区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等时间节点,通过以案说法、巡回宣讲等方式,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增强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冯艳玲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