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喀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民生管业是这片园区里率先开工的几家企业之一,尽管处在生产淡季,但厂房里先进的设备和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依旧显示着这里的繁忙。近日,本网西藏行记者走进这家企业,走近在这里工作的藏汉两族员工,倾听他们的故事。
图为:民生管业技术指导杨文进(左)和车间主任旺扎向记者讲述他们的工作经历
从焊工到车间主任
今年41岁的旺扎是日喀则本地人,家里还有妻子和一个七岁的孩子。民生管业落户日喀则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前,旺扎每年都要到拉萨等地打工,妻子则在家操持家务。今年,这家企业给了夫妻二人一个在家门口的工作机会。
旺扎告诉记者,他之前主要是做焊工,那时对于他而言找工作并不轻松。今年三月份,他凭着在拉萨学到的电工手艺加入了了一家民生管业的兄弟企业。2012年6月份,民生管业开始投入试生产之后,旺扎被调到这家新成立的企业担任车间主任,主要负责车间日常管理、生产计划安排、质量管理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等等,手下管理着四十多个员工。
从普通的打工者成长为出色的车间主任,旺扎非常感谢民生管业给予了他学习技术的机会。而今他不但能够熟练操作工厂的各种生产设备,同时还积累了相当的管理经验,一个月可以挣到六千多元的薪水,作为注塑机操作员的妻子也有三千多元的月薪,家里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员工待遇“向内地看齐”
在生产之余,员工们的生活也是企业关心的重中之重。员工们的待遇正在向内地看齐,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都在逐步实现中。目前企业共有26间宿舍供员工们住宿,还有一幢六层的宿舍楼正在建设。在包食宿之外,企业还非常关心员工们的业余娱乐生活,放电影、打球,员工们的闲暇时间过得丰富多彩。遇到节日,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的,在这里都一视同仁地庆祝,藏族员工和汉族员工和睦、融洽地相处。目前有不少亲朋邻里都很羡慕旺扎一家的幸福生活,也希望能够到这家企业来工作,享受同样的美好生活。
民生企业为日喀则本地人民带来的改变只是日喀则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当地产业,改善人民生活的缩影。在青岛市对口援建日喀则市的援藏干部大力推动下,日喀则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功引进项目32个,其中,生产型企业19家,注册纳税型企业13家。现已有4家竣工投产、7家开工建设,5家注册纳税。项目总投资达72.7亿元,总注册资金达11.2亿元,到位资金13.9亿元。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年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亿元,年实现利税15.2亿元,创造5000余个就业岗位,仅此一项将提高日喀则市人均收入1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