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昌都
昌都市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5-05-14 10:16:30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清晨,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瓦约村还笼罩在薄雾中,26座温室大棚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克珠正在采摘羊肚菌,“这些羊肚菌个头特别大,这种箱子一般只能装5朵,今天要采100多箱新鲜羊肚菌!”身后,整齐的菌箱已堆成小山,货车引擎的轰鸣声里,“昌都羊肚菌·雪域珍品”的标语格外醒目。

在这片海拔3100米的土地上,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药用菌试验基地正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批由本地引种选育出的羊肚菌大规模采收。这片10余亩的示范试验基地,正是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推动羊肚菌产业化的缩影。瓦约村作为全市首批5个示范试验基地之一,带动全村300余人次参与羊肚菌种植,预计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用“冷”资源发展“热”产业

昌都市位于横断山脉腹地,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平均海拔3500米。这里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空气纯净,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且昌都土壤腐殖质丰富、水源纯净,病虫害风险低,为绿色有机种植提供了天然保障。

近年来,羊肚菌这一珍稀食药用菌逐渐走向大众餐桌,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倍受喜爱。然而,野生羊肚菌资源有限,人工种植技术门槛高,导致市场长期供不应求。

“昌都市蔬菜淡季长达6个月之久,全市10县1区共有蔬菜大棚6764座,由于天气寒冷,10月到次年3月只能种植萝卜、大白菜、小白菜等耐寒蔬菜。”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牛继平指着温湿度监测仪解释说,“羊肚菌偏偏喜冷凉气候,8—15℃是最佳生长温度。昌都冬季漫长的低温期恰好与羊肚菌的生长周期高度契合。”

依托这一独特优势,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202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的食药用菌制种厂,积极开展羊肚菌试验示范种植。

羊肚菌对生长环境极为敏感,菌种适应性是人工栽培的核心挑战。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共同攻克高原食药用菌产业难题,同时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接,最终筛选培育出适合种植的“六妹”“七妹”“D6”“G10”等耐寒优质羊肚菌菌种。

“过去种菌全凭经验,现在通过仪器能实时了解棚内环境,湿度不足时及时补水,温度过高则打开遮阳网。”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杨昭兵经常穿梭在大棚间,精心呵护这些“致富宝贝”。他表示,通过细化管理,羊肚菌亩产有望达到1200斤,优品率超过80%以上。

以“小菌菇”书写“大文章”

望着菌田中如繁星密布的羊肚菌,牛继平悬了3年的心终于能稍稍回落,彼时实验室里的场景历历在目:引进菌种在高原模拟环境中接连萎蔫,而运输单显示,每趟冷链车进藏费用竟比菌种本身还贵。

“光营养包一个大棚就得1200个左右,算下来单棚种植成本超万元,要想大规模种植,太难了。”牛继平不甘心,实验室的灯光从此成了不眠的星辰。

经过近3年的摸索,最终通过本土化改良,生产出了自己的菌种和营养包,年产平菇、香菇、木耳、榆黄菇等各类菌种和营养包20余万袋,并研发出“智能控温大棚+菌肥改良”技术。

有了技术的支撑,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始大力推广种植。建成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卡若镇瓦约村、埃西乡哈拉村、俄洛镇加林村、军分区生产团等5个示范试验基地、100余个温室大棚,种植羊肚菌50余亩。

在昌都市轩鸿实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将羊肚菌分拣、清洁、烘干。这批产品将贴上“有机认证”标签,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从菌种到餐桌,附加值翻了十多倍。”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药用菌试验基地负责人吴俊英说,公司已与多家商超和酒店签订购买合同,后期计划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电商直播基地,打造“研—产—销”全链条。

从“试验田”到“产业高地”

“菌丝发育阶段要保持湿度70%,温度不能超过18℃……”示范试验基地大棚内,边坝县考察团成员蹲在菌田里一边听一边记录着羊肚菌的种植要点。

“得知这里的羊肚菌大丰收了,我们专程过来看看,学习种植经验,打算回去后先在草卡镇、边坝镇种6个大棚试验一下。”边坝县考察团成员告诉记者,有了现成的指导老师,信心更足了。

在此之前,卡若、察雅、八宿、贡觉、江达和洛隆等县区已派专人前来学习,并尝试种植反季节羊肚菌。不仅是现场观摩学习,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还利用“农牧业科技下乡专项行动”,对羊肚菌项目开展定向指导。近年来,全市累计派出专家5000余人次,覆盖全市138个乡镇,惠及群众近20万人次。

随着2025年反季节种植计划的推进,昌都羊肚菌有望实现全年供应,进一步打开北上广深及援藏省市等高端市场。昌都市农业农村局正筹划延伸产业链,开发菌汤包、冻干制品等深加工产品,并与旅游部门合作推出“菌菇采摘体验游”,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

“羊肚菌不仅是食材,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牛继平表示,未来将在开展食用菌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培育抗逆性更强的新品种,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加大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让高原“黑金”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当采摘员斯郎生格将最后一箱鲜菌搬上车时,身后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菌,从零散种植到产业集群,一朵朵羊肚菌组成高寒地区乡村振兴新图景。(记者 周婷婷 平措郎加)

责任编辑:翁欣月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