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阿里
西藏阿里22个“最美观景拍摄点”震撼发布
2015年08月07日 17:18:10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0

2015年8月5日,中国国家地理“西藏阿里最美观景拍摄点”发布揭牌仪式于第六届象雄文化旅游节闭幕之际在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举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才华烨发布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联手评选出的西藏阿里22个“最美观景拍摄点”名单。

a025.jpg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才华烨与阿里地区副专员袁富国共同发布西藏阿里22个“最美观景拍摄点”名单

“最美观景拍摄点”以 “全新地理六度信息,发现最美中国”为理念,基于中国国家地理全媒体平台,为所有热爱旅行的朋友们延展出一片新的视野。同时,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客户端,通过LBS定位功能,将把所有的最美观景拍摄点推送给用户,帮助用户以最便捷的方式直接导航抵达。这次阿里地区有22个点入选西藏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在发布揭牌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携签约摄影师组成最美巡摄团走进西藏阿里,用镜头记录阿里之美。

阿里的神奇和美妙,越探寻,越能发现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惊喜。它看似不适宜人居住,却曾孕育象雄、古格王朝辉煌的文化;它以高寒著名,而又偏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相聚,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从空中向下望去,蓝色的湖泊变换着色彩,让我们领略“一错再错错到仙境”的壮美。

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四川省旅游局、青海省旅游局、贵州省旅游局、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重庆市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合作协办的“寻找中国西部最美观景拍摄点”活动将在中国国家地理网分批次公布西部“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在中国国家地理全媒体资源的推动下,将给海内外所有的读者和用户呈现中国的最美观景拍摄点。

阿里入选西藏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名单(阿里地区共22个)

1、古格王国都城遗址

a029.jpg

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在高耸而苍凉的土林环绕之中,有一座残缺的城堡遗址,它标志着一个逝去的古代王朝。时至今日,古格王朝遗址仍然是极有气派的。整个城堡自地面至山顶依山势而建,遗址在阿里札达县象泉河畔一座土山上,由300余座房屋、300余孔洞窟、3座10余米高的佛塔、4座寺庙、2间殿堂及2条地下通道组成。这里不仅是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高原古城,它更为研究西藏历史、研究藏族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格王朝遗址,在荒僻的原野上,默默地诉说着历史,闪耀着艺术之光,给人以悲怆的美感。

2、托林寺

a030.jpg

托林寺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所在地托林镇,距离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25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纪初创建。“托林”意译为飞翔,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3、皮央•东嘎石窟寺遗址

a031.jpg

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均散落着大小的洞窟壁画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皮央•东嘎洞窟遗址。它位于托林镇以北62公里处,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洞体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素有中国“第二敦煌”的美称。

4、曲龙遗址

a032.jpg

曲龙遗址位于朗钦藏布北岸、札达县达巴乡曲龙村,在吐蕃统一时期的7世纪中叶修建,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东岱的政治中心。遗址名称意为“大鹏栖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形状。

5、班公湖

a033.jpg

班公湖是国家级著名湿地。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西北部,分布在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境内,距离日土县城15公里左右。整个班公湖东淡西咸,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在班公湖东段淡水区,水草丰茂,丰美的水生生物引来了数以万计的水鸟前来繁衍生息。湖里岛屿诸多,有老鼠岛、月亮岛、天鹅岛、草岛、鸟岛等,其中尤以鸟岛最为著名。每年5月至8月之间,有成千上万只各种鸟类在岛上繁衍后代,景色极为壮观。

6、日土岩画

a034.jpg

日土岩画在班公湖湖盆南部和东部近两、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分布有鲁日朗卡、阿垄沟、那布龙、塔康巴、布显、康巴热久、日姆栋、过巴、曲嘎尔羌等13处岩画点。鲁日朗卡岩画位于日土县日土村以西约2公里处,海拔4270米。这一带属于班公湖南岸的山前地带,山体基岩多为硅质岩及超镁铁岩等。岩画分布在山脚岩石的节理面上,距地面高度为1-20米。这里共有20组画面,其内容丰富,以狩猎、放牧、争战、动物、切勿、自然物及符号等为内容。动物的种类包括鹿、虎、马、羊、牦牛、野猪、狗、水鸟、鹰等;人物中有猎人、战士、牧人以及人兽一体的神灵形象;出现的器物主要有弓箭、弩、长矛、刀剑一类的武器;自然物包括太阳、月亮及植物等;这些岩画图像均用敲琢法完成,大致属于吐蕃时期之前的早期金属时代。

7、冈仁波齐

a035.jpg

冈仁波齐,被称为神山。它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部的巴嘎乡,距普兰县城约100公里,距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250公里。1983年经外交部批准,向印度、尼泊尔等宗教国家开放。西藏有许多山峰都被神化,唯独冈仁波齐峰被四大教派共奉为“神山之王”。它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721米。“冈”是藏语“雪”的意思,“底斯”是梵语“雪山”的意思,而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宝贝雪山”,梵语意为“湿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为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a035.jpg

8、玛旁雍错

a036.jpg

圣湖玛旁雍错与神山冈仁波齐齐名。圣湖玛旁雍错位于神山冈仁波齐以南、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海拔4601米,面积为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7米。若论其大、其深、其高、其美,玛旁雍错跻身于青藏高原的众湖之国中都难称“之最”。唯有其神、其名,使得众湖唯唯退避。它被尊为高原湖泊之国至高至贵的王后。天气晴朗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四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信徒们认为,这里的圣水能洗掉人们心灵的“五毒”(贪、嗔、痴、怠、嫉),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印度人对玛旁雍错的敬仰之情还由于,印度著名的领袖“圣雄”甘地的骨灰就撒入了玛旁雍错,所以每年夏秋季,印度、尼泊尔和西藏的香客纷纷到此朝圣、沐浴,以求功德。他们还将圣湖的水千里迢迢带回家去,当作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

9、纳木那尼峰

a037.jpg

纳木那尼峰在普兰县境内,位于县东北部,意为“主妇双鼻(峰)”,为喜马拉雅山西部较高的山峰。它海拔7694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山麓还有天然牧场和农田。据传说:纳木那尼是喜马拉雅的小女儿,她不仅长得非常美丽,而且是一个勤劳而懂事的姑娘。她娇媚的面容,头上再系一条白纱巾,真如一朵出水芙蓉。纳木那尼在绿草如茵的巴嘎大草原上放羊时,结识了冈底斯老人的儿子冈仁波齐。他自小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娴熟的骑射本领。别看他小小年纪,却多次在巴嘎大草原的赛马会上夺得桂冠。后来两人结了婚。但是玛旁雍错龙王的小女儿玛法木措再三纠缠,到处风言风语,后来纳木那尼发现自己的丈夫和玛法木措偷情,于是趁着冈仁波齐熟睡时,带着满腔的悲愤走出了帐房。正在她步步为难、恋恋不舍时,突然东方露出一缕曙光,刹那间她的四肢僵硬起来,她的胸部被包围在冰雪之中,整个人变成了一座冰雪覆盖的山峰,孤零零地耸立在云天之上。后来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善良的女子,将山峰命名为纳木那尼。另说,纳木那尼另名为门木那,藏语意为“药材黑漆漆”,因为此山周围草药资源较为丰富。

10、拉昂错

a038.jpg

拉昂错为国家级著名湿地。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部的霍尔乡,距离普兰县城约55公里左右,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约300公里,属湖泊科考旅游风景区。1983年经国家外交部同意,向印度、尼泊尔等宗教国家开放。拉昂错与玛旁雍错东西并列,但它的名气却不能与玛旁雍错相提并论。拉昂错的面积较小,仅为269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73米,略低于玛旁雍错。1906年,瑞典地理学家在测量完玛旁雍错的水深后,曾试图测量拉昂错的深度,但仅测量了湖体北端便无果而终,它的深度至今仍是一个谜。

11、科迦寺

a039.jpg

在距离普兰县城18公里的科迦村有一座古老的科迦寺,它建于公元11世纪,是大师仁钦桑布所建,开始属噶当派,后改宗为萨迦派。寺内供奉有一尊经高僧仁钦桑布供奉过的文殊菩萨。传说这尊菩萨塑像在运往噶尔的途中,路经此地忽然开口说话,要留在此地,于是人们在这里建起了大经堂,故科迦的意思是“家园”。该寺后来成了中国、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上的一座重要寺庙,得到三国信徒的共同信奉。

12、夏岗江雪山

a040.jpg

夏岗江雪山位于措勤县达雄乡以北,距县城有80公里,行政区属措勤、申扎和改则三县管辖。这里地势高峻,海拔5000-6500米以上,夏岗江雪山主峰更高达6822米,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成为境内外游客观光、旅游、探险的理想之地。美丽的夏岗江雪山周边,神奇的达娃湖、古老的布嘎寺、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原生态风光,都是令人心仪已久的好去处。夏岗江雪山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据传夏岗江雪山原来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许配给了阿里有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做妃子。在远嫁冈仁波齐途中,被一个阴险的老头扎古郎(如今在改则县洞措乡境内的一座山)强暴。悲愤之余,她化为了千年不化的雪峰,并在雪峰下生出一处清澈见底的温泉。人们猜测,这眼汩汩上冒的温泉,正是少女一直流淌着的幽怨的眼泪,是她在对扎古郎老头进行着无声地控诉。

13、麻米湖

a041.jpg

麻米湖是冈底斯山脉东北部的一大盐湖,据说是神湖玛旁雍错的右眼,湖水会根据天气的不同变化而呈不同的颜色。在与麻米湖隔湖相望的古昌山中坐落着麻米寺。据传,早在900多年前,一位得道高僧欲在此地修建一座寺庙,正当他为选址伤脑筋之际,得到一只神鹰的指引。神鹰说,我在哪里降落,你就在哪里建寺。说罢,那只神鹰降落在了古昌山中,古昌山中的麻米寺就这样应运而生。

14、狮泉河

a042.jpg

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它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狮泉河流域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沿岸以宽谷地形为主,有沼泽和温泉分布。温泉多为火成岩裂隙中涌出的潜水,不但补给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温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冻。由于地处干旱区,狮泉河水系不甚发育,平均径流深仅为25毫米,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气候干燥、淡水稀少的高原腹地的宝贵水源。

15、阿里暗夜公园

a043.jpg

阿里暗夜保护区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和外围区。保护区内的户外照明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划、改造和管理,防止和控制光污染,使优质的夜空资源像其他遗产一样得到保护。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美丽的夜空,阿里地区政府部门在保护区外缘建设了暗夜公园和天文广场。公园位于狮泉河镇以南约25公里处,海拔4200米,包括星空体验区、望远镜观测区和旅客服务区。在北京天文台支持下,公园安装6台800毫米天文望远镜,其中折射镜4台,反射镜2台,这对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属于顶级的观测设备。

16、扎日南木错

a044.jpg

扎日南木错位于措勤县磁石乡格玛村北部,距县城向东约25公里。该湖属于阿里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区第三大湖泊。湖面面积为102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东西长近54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流域面积有16430平方公里。关于扎日南木错的形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这个地方过去是一个很大的牧民部落,全部落的牧民都从一个小小的水井取水,这里的喇嘛嘱咐部落的百姓每次取水一定不能忘了盖上井盖。有一次,村里的一个老人赶着羊去农区做盐粮交易。返回来时,他的妻子在取水时看到老人回家非常高兴,前去迎接他。妻子陪着丈夫回到家后才想起忘了盖井盖,等她回去时看到有一条大大的金鱼在水中翻腾,并大声地怒吼:“如果没有四座大山压住我,我扎日南木错就要跳到天上去。”此时不时有水溢出来,淹没了部落的草地。有个老人和孩子在山上放牧,看到这一情景,非常害怕,就往扎日南木错南部的山上跑。老头跑到山上还不敢回头看,他对小孩说:“你看看,水中是否落下一条白虹来?如果有白虹落下那就是莲花生降世了,那就好了,井水就不会溢出来。”果然,莲花生大师骑着虹落到井上将水压了下去,这个遗迹在扎日南木错湖南岸还能看到。从此以后,扎日南木错湖南岸四周各升起一座山,分别是:东边的黑铁铁围山,南边的红土红铜山,西边的仙谷褐石山,北边的白色水晶山。扎日南木错周边的特殊地貌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措勤”这一词也是来源于这个大湖,因为在藏语中措勤的意思就是大湖。

17、札达土林—札达大峡谷

a045.jpg

札达土林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是札达县最著名的地貌风光区。札达土林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 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札达土林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阿里札达土林大峡谷,位于西藏与印度交界的地方。壮美的土林地貌,是大自然沧海桑田亿万年变幻后的奇迹。方圆五百里的札达土林被茫茫雪山包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磅礴气势。

18、札达土林—霞义沟

a046.jpg

札达土林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县城附近,距离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260公里。札达土林是世界仅见的处于发育和成长期的大型土林,其数千平方公里的规模也属世界罕有。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之“林”,但以景色壮观、气势庞大而论,没有一处能超过札达土林。札达土林从北西到南东,海拔大体在4500米上下,绵延175公里,宽达45公里,貌似北方的黄土高原。

19、扎仓茶卡盐湖

a047.jpg

扎仓茶卡盐湖是全国著名的硼镁矿基地,同时还是藏北最大的盐湖。盐湖位于阿龙干累山北麓,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3至5公里,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由3个湖泊组成。湖水深0.15至1.20米,pH值7.51~7.99,矿化度290.200~340.580克/升,属硫酸镁型盐湖。扎仓茶卡盐湖四周第四季湖相地层广泛分布,发育了三级阶地,属荒漠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年降水量稀少。湖中含有丰富的石膏、芒硝、食盐、钾芒硝等矿产资源。

20、玛嘎尔草场

a048.jpg

玛嘎尔草场是阿里地区著名的草原湿地,位于日土县城西部,毗邻219国道,与班公湖接壤,面积约2.2万亩,平均海拔4260米,属德汝村和日土村管辖。其乡规民约规定,只允许饲养马匹,因此玛嘎尔草场成为马儿繁衍生息的天堂。近年来随着班公湖水位逐年上涨,部分玛嘎尔草场被班公湖湖水淹没。丰茂的草场、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雄伟的山峰、奔驰的骏马,在班公湖湖水的照耀下成为摄影爱好者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1、日土宗遗址

a049.jpg

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有一座山势高耸、气势磅礴的旧宗山城堡遗址,它就是闻名于海内外的日土鲜拜卡遗址。这座古老的城堡遗址,随地势而兴建,规模宏大,高大雄伟,瑰丽壮观,历史悠久。如若没有在历次的战争中惨遭劫难,那么完全可以与拉萨的布达拉宫相媲美。从今日苍凉的遗址中,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

22、扎西岗

a050.jpg

扎西岗位于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距离狮泉河镇80公里。夏日,扎西岗山丘周围绿草如茵,景色优美。相传,拉达克喇嘛达仓哇到拉萨朝佛路经扎西岗时念经念到“大力倡建佛寺”这一句。回来时又在此地恰好念到上述字句,于是想在此建寺,把盛满甘露的“嘎巴里”藏在此山丘内,并祈祷:若是能建成寺庙,愿甘露依然,否则干枯。次年,又去拉萨朝佛时观察甘露,见甘露未干且露出地表,于是决定修建扎西岗寺,历经7年建成,还从洽米寺请13位喇嘛住寺。公元17世纪,噶丹泽旺打败拉达克入侵者后改宗格鲁派,属色拉寺吉扎仓分寺,由托林寺法台掌管。每年5月5日,这里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纪念噶丹泽旺率部获胜。该寺主要传统节日及佛事活动有:藏历1月举行的18天祈祷大法会,届时附近群众都来朝拜;2月举行药师供奉节;3月供奉乃丹10天;4月有念经、供奉护法活动,历时1个月;5月的“尼朵嘎居”念经数日;6月托林寺法台到该寺讲经;9月称“勒旺”,供奉大威德金刚佛5-6天;10月有甘丹安曲节。

相关新闻

西藏阿里札达土林: 蕴藏地球高原演化信息

走进尘封千年的象雄文明

责任编辑:谢瑞娥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