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文化频道
仁布酥油花:在传承中焕发新光彩
2025-03-01 19:33:53    来源:快搜西藏    阅读量:

藏历新年前夕,年货市场逐渐热闹起来,琳琅满目的年货中,来自日喀则市仁布县的酥油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每年藏历新年前夕,仁布县的酥油花手艺人以家庭和亲戚为单位,提前一个月来到拉萨,捏制和售卖酥油花。酥油花的制作过程艰辛而复杂,手艺人需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中精心雕琢,每一朵酥油花都栩栩如生,璀璨夺目。

仁布县的酥油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闻名遐迩,早在2013年就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年货市场的璀璨主角

年味浓烈的拉萨街头,寒风虽刺骨,却无法掩盖节日的喜庆气氛。2月24日,距离藏历新年仅剩几天,记者行走在措美林小巷,被一声声“孜卓斯,孜卓斯!”(买酥油花)的吆喝声吸引。酥油花手艺人们穿梭于街头巷尾,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走近一看,许多市民和游客被这些精美的酥油花所吸引,纷纷停下脚步,与手艺人交谈、选购。手艺人们耐心地拿起一朵酥油花,轻轻旋转,向顾客展示其细腻的纹理和精巧的工艺。他们的手指灵活地在酥油花间穿梭,当顾客选中满意的酥油花时,手艺人会小心翼翼地将其包裹在纸盒中,动作轻柔而熟练,生怕弄坏这些精致的艺术珍品。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记者了解到,在琳琅满目的年货市场中,上好的酥油花是各大年货市场的主角,其中近80%出自日喀则市仁布县。酥油花和其他年货一样,讲究一年换一新,是西藏特有的年货之一。市民格桑玉珍在几番挑选后,花费460元购买了一对大的吉祥八宝和一对小的“次仁南珠”酥油花:“我们每年都会摆放两个切玛盒,这些酥油花捏得很精美,非常华丽。”她小心翼翼地提着装有酥油花的纸盒,走入人群中。

酥油花的制作需要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进行,这是一项对手艺与耐力的双重考验。酥油花以酥油为主要原料,以花卉、吉祥八宝图、六长寿、和气四瑞等为主题,是一种手工油塑艺术。其中,和气四瑞象征着敬老爱幼、和睦相处等美好寓意。

“今年是木蛇年,我们会依据当年的属相制作一些定制款。每个人的手艺不同,做出来的酥油花都是独一无二的。”老板格桑介绍说,“制作酥油花的过程很重要,尤其是选酥油。如果用平时吃的酥油很容易化掉,我们需要挑选白色的酥油。每个酥油花的寓意不同,我们做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千年技艺的传承之路

2月24日,记者来到城关区纳金路的一间出租屋,见到了来自日喀则市仁布县普松乡夺索村的10名酥油花手艺人,当天是他们在拉萨捏酥油花的第20天。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记者看到,捏酥油花的主要工序十分复杂。艺人们先制作盾形木板作为酥油花的“骨架”,支撑着整个作品的形态。当天,在几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大家围坐在墙边,面前摆放着调制好的各色酥油和一盆盆清水。艺人们盘腿而坐,进入“敷塑”阶段:他们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接着熟练地捏取酥油在冷水中浸泡,然后用手指不断揉捻、塑形,不时还用小木刀进行精细加工。随后,在做好的酥油花上洒上清水,使其更加坚固且璀璨夺目。在他们的巧手下,一块块酥油很快就变成了日月、花瓣以及猴、象、兔、鸟等各种形状。为了防止酥油融化,他们不停地将手放入冰水中降温。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手艺人次仁罗布捏完一对六长寿后,满意地向着光的方向高高举起,仔细打量并念叨着“亚古穷夏”(意为“真漂亮”),随后拿给曾经的入门师傅罗布次仁过目。师傅罗布次仁对花瓣、形态仔细检查后,给予了高度赞赏,一时间,出租屋里满是笑声。

次仁罗布跟随师傅已经制作了30余年的酥油花。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仁布县,酥油花制作技艺是男女老少从小就掌握的技能,代代相传。次仁罗布的大儿子今年上大一,自幼跟父亲学习捏酥油花,手艺娴熟,早些年他就已经可以和父亲一样独立完成一对酥油花的制作。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次仁罗布一边捏取一小块酥油在冰水中揉捏,一边告诉记者:“自农闲开始,我们就着手制作酥油花盾形木板。我们几家带来了700多件盾形木板,还购买了500斤白色酥油以及染色原料。过完日喀则新年后,我们卷着铺盖来到了拉萨。”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机械复制不了的指尖温度

出租屋里,10名年纪不同的手艺人从早上8点开始捏制,一直持续到深夜。其中,最年轻的手艺人朗加今年14岁,正专注地雕刻着一朵酥油花。他手持细长的雕刀,手腕轻转,刀锋在酥油花间游走,留下一道道细腻的线条。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与手中的材料对话,尽管手指被冰水冻红,他也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在家里跟着父亲学习了一段时间,刚接触时,手指泡在冷水里很疼,时间久了我也就习惯了,不觉得难受。”朗加说。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这间并不算大的出租屋里,有的手艺人已经制作了十几年的酥油花,也有的刚刚入门。他们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又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一对对精美的作品。在他们看来,酥油花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笔农闲时的收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每一次雕刻,都是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致敬。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当记者聊起如今市面上也有机器雕刻的酥油花时,师傅罗布次仁停下手中的活,说道:“酥油花是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讲究一年换一新,同样也讲究制作时注入的美好愿望和祝福。早在2013年,它就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虽然出现了机器雕刻的酥油花,但它们缺了代代相传的力量,机械复制不了指尖传递的温度。我们要传承好这门技艺。”

同样,上大学的杰布认为:“我们家制作销售酥油花,不仅仅是增加收入,也是一种技艺传承的表现。作为仁布酥油花传承人之一,我有义务传承好这一技艺,哪怕以后家里不做这个生意,也要继续传承给其他人。”

正如他们所说,虽然市面上出现了机械雕刻的酥油花,但这门指尖上的技艺需要在年轻一代中继续传承。

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记者手记】

对美的追求 对传统的致敬

在藏历新年的喜庆氛围中,我们有幸见证了仁布县酥油花手艺人的辛勤与才华。这些指尖绽放的艺术珍品,不仅是年货市场中的璀璨瑰宝,更是千年技艺的生动传承。

在酥油花的制作过程中,手艺人们忍受着刺骨的寒冷,用指尖的温度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在与手艺人们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这门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将酥油花文化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手艺人们不仅赚取了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与来自各地的买家交流,展示自己的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酥油花。我相信,在年轻一代的继承与创新中,仁布县的酥油花艺术定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对他们来说,捏制酥油花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每一次雕刻都是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致敬。

(文/快搜西藏记者 德吉曲珍 次吉  图/快搜西藏记者 阿旺尼玛)

责任编辑:秦盼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